MisoNews 日本新創報

MisoNews 日本新創報

Share this post

MisoNews 日本新創報
MisoNews 日本新創報
個人商家佔7成、零門檻的電商服務BASE

個人商家佔7成、零門檻的電商服務BASE

#22 起初是為了幫媽媽開網路商店

Linn's avatar
Linn
May 26, 2023
∙ Paid
10

Share this post

MisoNews 日本新創報
MisoNews 日本新創報
個人商家佔7成、零門檻的電商服務BASE
Share

嗨,謝謝你點開本週的 MisoNews!

筆者最近正在研究電商服務,在日本除了樂天、亞馬遜這類購物商城型的平台,其實也有像 Shopify 一樣的 SaaS 平台,就是 2019 年上市的 BASE。

BASE 目前的商店數已經超過 190 萬家,前陣子也看到電視廣告播出,很積極的在擴大認知。

個人覺得 BASE 的創業契機滿有趣的,也跟我所認知的電商平台有點不同,今天這篇文章就來介紹 BASE 的創業歷程與服務內容。


為了幫媽媽架網路商店而生的BASE

BASE 是一個人人都能使用、簡單好上手的電商平台,可以把它想成是日本版的 Shopify,提供店家開設網路商店所需的架站、金流等各種服務。

BASE 最大的特色是可以免月費,可以免費開設商店,僅從每筆交易收取手續費,在你真正賣出商品之前不用花半毛錢,因此開設網路商店的門檻非常低,也受到許多中小型業者的歡迎。

BASE 每年都會公布調查資料,分享 BASE 上面的商店都是什麼樣的人在營運,2022 年的調查也顯示出 BASE 上的商店大多數為小型商家或個人創作者。

  • 個人店鋪佔 73.3%、法人店鋪佔 26.7%,法人店鋪連續兩年比例增加

  • 網路商店的營運團隊:4人以下的團隊佔 99%

BASE 創辦人鶴岡裕太在 2012 年 12 月創辦 BASE,當時年紀大約 22 歲。

在創辦 BASE 之前,鶴岡裕太在日本知名的群眾募資平台 CAMPFIRE 一邊當實習生,一邊寫程式開發了 BASE,後來把 BASE 法人化,還曾入選 2016 年的 Forbes 30 under 30 Asia。

鶴岡裕太說,會想打造 BASE 這樣的平台,其實是因為他的母親在日本九州的大分縣的老家經營商店,有天跟鶴岡裕太說想要試著開設網路商店,但每個平台看起來都很難,不知道怎麼用。

鶴岡裕太才發現,連住在鄉下,不太懂網路的母親都有想要開網路商店的想法;儘管現在有這麼多服務可以使用,對於許多人來說開設電商、串接金流系統的門檻還是很高,只有一部份的人知道怎麼用。

因此他決定要做一個簡單好上手的電商加金流系統,讓任何人都可以輕鬆開設自己的網路商店、使用金流系統。

對於鶴岡裕太來說,BASE 的重點其實不在於電商,而是低門檻、人人都能用的金流系統,就如他所說「想要在 PayPal 沒有進入的市場,提供像 PayPal 一樣的價值」。這也反映在 BASE 的理念「Payment to the People」。

BASE 的調查資料正顯示出了他們的確成功獲取了小型店家的喜愛,符合創辦人的目標。

不過 BASE 也因為想要擴大市場,調整了免月費的服務內容,這點下一節會說明。

BASE事業內容、如何連結店家與消費者

Source: BASE

BASE 目前的事業內容以這三個服務為主:

  • BASE:電商平台

  • PAY. JP:金流服務

  • Pay ID:行動支付加購物商城 app

目前商店數量已經超過 190 萬家,2022 年的 GMV 也突破了 2000 億日圓,持續成長當中。

看到服務內容,有些讀者應該會注意到 BASE 不只提供給店家服務,還打造了消費者專用的 app,這點是我覺得滿有趣的地方。

例如像是 Shopify 就專注在提供給店家架設網路商店的解決方案,讓店家能夠順利開設網路商店,並且在上面進行訂單管理、顧客管理等,但集客的部分必須靠商家自己努力。

而 BASE 不只提供類似的解決方案,還建立了一個連結店家與消費者的渠道,也就是 Pay ID app。

Source: BASE

不像 Amazon 或樂天這類商城型的網路商店,BASE 上面各個店家都是獨立的,但是消費者可以在 Pay ID 上面註冊登錄結帳資訊,只要是在 BASE 開設的商店購物,都能省去每次手動登錄店家會員、輸入信用卡號等等繁雜的手續。

Pay ID 的會員數已經超過 1000 萬,也在今年 3 月提供了 BNPL(Buy Now Pay Later,先買後付)的功能。

消費者也能在 app 上面把店家加入最愛,如果店家新品上架、或是發行 coupon,消費者都能收到推播通知,如此就能增加店家與消費者之間的接點。

這對於沒有太多行銷預算、專做回流客生意的小型店家來說有很大的好處,BASE 就是如此打造出一個不同於其他電商平台的獨特生態系。

有不少「非電商」產業都選擇加入 BASE,例如拉麵店、農家、地方的食堂等等,也顯示出 BASE 的低門檻。

例如拉麵店本來並非電商起家,也沒有打算經營網路販售,卻因為受到疫情打擊,實體店鋪人潮銳減,只好轉而開發適合網購的商品(例如拉麵調理包),開拓新的渠道。

有名的連鎖拉麵店「麺屋武蔵」,在疫情期間因緊急事態宣言、營業時間縮短等造成影響,營業額下滑八成;在 BASE 上建立了網路商店後,來自全國各地的忠實顧客紛紛下單支持,營業額又回升。

說到開設網路商店,就一定會考慮到知名的樂天市場上開店,然而樂天市場的月費高昂,每月最低也要 19500 日圓,且必須一次付清半年或一年的月費,對於「只是想先試試水溫」的店家來說,無疑是個負擔。

樂天現行方案費用。Source: Rakuten

另一方面,BASE 不收月費,相對來說門檻就非常的低。

不過 2022 年 4 月起,BASE 增加了付費方案,所以現在的方案變成兩種,分別是免月費但手續費較高的 Standard Plan,以及月費 5980 日圓的 Growth Plan。

新加入的店家一律從免月費的 Standard Plan 開始,可以在營業額到達一定程度後選擇升級 Growth Plan,壓低每個月的金流手續費,節省成本。

BASE 現行方案費用。Source: BASE

然而,新增加的方案其實減少了 BASE 的營收,如果是每個月營業額 100 萬日圓的店家,從 Standard 轉換到 Growth 每個月就能省下約 3 萬日圓的手續費。

BASE 為什麼要弄一個新方案來減少自己的營收,道理其實很簡單,因為網路商店一旦成功、營業額到達一定程度的話,店家算一算就會覺得每個月被抽 6.6% 起的手續費不是一筆小數目,自然會想要尋找更便宜的替代方案。

為了不讓店家流失,跳槽到別的平台,BASE 便推出了更划算的 Growth Plan,也能吸引規模較大的法人客戶加入 BASE 的行列。


編輯後記

筆者幾年前玩過一陣子 BASE,覺得介面做得很簡潔好懂。印象中當時 BASE 屬於完全 self-service 的平台,可以簡單的登錄註冊並且開店,上面並沒有「資料請求」的頁面。

這次為了寫文章再度研究了一下 BASE 網頁,發現出現了資料請求的選項。

這讓我想起上一篇寫 Yappli 的時候讀到一則文章,Yappli 創辦人提到一開始覺得 self-service 就很夠了,不需要資料請求的流程;後來因為行銷人員建議,只好不情願的加上資料請求頁面,做了才發現客戶很愛看資料,也因此簽到了很多大客戶的契約。

如果客戶是以法人為主,在尋找服務的人不一定就是有決策權的人,這時資料就是一個很好的溝通媒介,讓找到服務的人可以帶回公司內部溝通、評估。BASE 會加入資料請求的頁面,也是為了獲取法人顧客。

最後,在這邊也跟各位讀者預告,筆者最近有事外出取材,也想趁機思考一下接下來的經營方向,因此 MisoNews 將會停刊兩週,下次出刊預計是 6 月 15 日,敬請多多包涵。那麼我們就六月見了👋

參考資料彙整

🟠 本篇文章共有 13 筆參考資料,底下提供完整參考資料清單。

🟠 這裡是給付費會員的一些訊息:

Keep reading with a 7-day free trial

Subscribe to MisoNews 日本新創報 to keep reading this post and get 7 days of free access to the full post archives.

Already a paid subscriber? Sign in
© 2025 Linn
Privacy ∙ Terms ∙ Collection notice
Start writingGet the app
Substack is the home for great cultu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