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謝謝你點開本週的 MisoNews!最近 MisoNews 新增許多訂閱,非常謝謝大家的支持 🙌
今天的文章比較特別,是一位日本年輕創業家寫的。文中從創業者的角度出發,探討身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的日本,為何沒有誕生國際知名的跨國科技公司,並點出日本科技業的問題。
我偶然讀到這篇文章,覺得原作者提出的這三點很值得反思:
不該只滿足於國內市場
應該做出卓越的產品才能成功進軍國際市場(而不是只靠銷售部隊)
應該要有更多新創勇於挑戰海外市場,成為第一隻企鵝
因為想分享給各位,就聯繫了作者,請他授權我翻譯並轉載。在此特別謝謝 HireRoo 的葛岡様同意轉載!以下是原文翻譯。
前言
大家好!我是株式会社 HireRoo 的代表葛岡(@kkosukeee)。
過去曾有 “Japan As No.1” 的時代,以 TOYOTA 等為首的日本企業享譽國際,佔據全球市值排行榜的頂端。但現在榜上幾乎都是美國和中國的企業,日本僅有一家企業能勉強擠入前 50 名。
在這篇文章裡,我想探討日本企業、特別是網路企業所面臨的問題,以及未來該如何才能重返 “Japan As No.1” 的地位。
如果這篇文章能對一些經營者或是正在考慮創業的人有所啟發,那就再好不過了。
日本經濟的現況
失落的30年。1989年,世界市值前 50 名企業中有 32 家是日本企業。但 30 年後,只有一家日本企業上榜。這是一個可悲又殘酷的現實。
不同於過去被稱為 “Japan As No.1” 的無敵時代,現在無論是哪一家媒體都充斥著負面的言論,說日本已經是落後國家、日本沒有未來。
日本沉沒了嗎?我並不這麼認為。問題在於,在美國和中國都誕生了超越日本的大企業,而日本卻沒有這樣的企業。
實際上,TOYOTA 汽車在左圖和右圖中都進入了市值排行榜,從絕對值來看,市值也有上升,因此不能說這些日本企業衰退。
但是,如果看右圖的頂部,蘋果、微軟和亞馬遜的絕對值都超過了 9000 億美元,比日本頂尖企業TOYOTA 汽車高出了五倍以上。
這些被稱為 GAFAM[1] 的企業都以網路為核心展開業務,但在日本企業中,唯一進入前 50 名的企業是TOYOTA,而非網路企業。
[1] 譯注:GAFAM 為 Google, Apple, Facebook, Amazon, Microsoft 的縮寫
GAFAM 也曾經是像我們這樣的新創公司。幾名野心勃勃的領導人提出了偉大的願景,這些網路企業逐漸變得更強大,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成長。
為什麼日本沒有出現這樣的企業?我認為原因有三個。
日本的人口減少和國內市場規模不足
缺少把產品當作差異化要素的經營者
缺乏在海外成功的案例,沒人出來當「第一隻企鵝(first penguin)」
1. 日本的人口減少和國內市場規模不足
在日本,少子高齡化持續,人口逐年下降。在人口少的國家中,國內市場規模不夠,目標放在獨角獸企業的新創公司就必然會考慮海外市場。
例如,以色列的新創公司面向全球展開服務,被美國企業併購的例子佔整體併購的約 5 成,很多公司從 Day1 開始就放眼全球。
另一方面,日本現在雖然人口正在下降,但仍有約 1 億人口。因此,國內的市場規模對於製造業和廣告業來說也還算足夠。
不確定性極高的狀況下,很少新創從 Day1 開始就瞄準國外,自然會有「先在國內做出成績後再出海」的想法。
然而,隨著在國內的事業進展順利,比起進軍海外的風險,繼續擴大國內事業的風險更小、也更加實際,所以有些公司最終會排除掉進軍海外的目標。
如果國內市場繼續穩定成長,那就沒什麼問題;但在人口負增長的國家,不能樂觀地認為國內市場的會持續擴大。日本企業應該更有危機意識,朝著全球擴張的目標邁進。
2. 缺少把產品當作差異化要素的經營者
在資訊革命後,製造產品的方式產生了很大的變化。從過去花費長時間製作高品質的產品再提供給客戶的方式,轉變成了如何製作最小可行性產品(MVP)的時代。
在最短時間內為客戶提供價值,之後快速更新並持續擴大價值,才是成功的關鍵。
網路使這一切成為可能,世界市值排名前列的公司,例如被稱為 GAFAM 的企業中的許多公司,都是在 90 年代資訊革命後興起的網路企業。
在日本,也有像 DeNA、CyberAgent、Rakuten 等大型創業公司在 90 年代後期創立。這種趨勢在海外和日本國內沒有太大的不同。
那麼,為什麼日本還沒有出現能夠跨國界的網路創業公司呢?我認為這是因為這些企業沒有將產品作為最大差異化要素。
雖說依照事業內容跟階段的不同,企業不一定會把產品當作最大的差別化要素,但我認為卓越的產品是跨越國界的必要條件。
如果比較 GAFAM 和日本的大型網路創業公司的創辦人背景,可以看出這些國際企業的創辦人中,有很多人有電腦科學背景,工程師出身的創業家居多。
如下圖所示,除了蘋果公司外,所有GAFAM 企業的創辦人都是工程師(蘋果是一個例外,但眾所周知,蘋果的共同創辦人 Steve Wozniak 是一名工程師)。
如同我在〈使命和核心價值的重要性〉(日文)一文中所說,創業者的個性會對企業文化產生極大的影響。
由工程師出身的創業家所創立的公司,對產品有非常多的堅持,他們認為產品才是最重要的差異化要素。
Google 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從 Google 的核心價值 "It's best to do one thing really, really well."、"Great just isn't good enough." 可以看出,Google 對搜尋引擎有著強烈的追求,並且非常講究卓越的產品製作。
Google 是由兩名電腦科學專業的學生創立的,他們對當時現有的搜尋引擎的搜尋結果感到懷疑,認為自己可以打造更好的搜尋引擎。
後來,Google 雖然是後發產品,卻因為有卓越的搜尋性能而一舉拓展了市占率,如今全球超過 60% 的搜尋都在 Google 上進行。
在全球化方面,Google 雖然在各個國家都進行了最低限度的在地化,但大部分產品仍然是共通的。由此可見,卓越的產品能夠迅速跨越國界。
然而,如果企業不將產品作為最重要的差異化要素,就需要在各個國家裡中,從他們的優勢來做差異化,開啟 0→1 的創業階段。
例如,由業務人員創辦的公司可能不會將重點放在產品上,而是會建立出色的業務團隊,在當地成立分公司來推銷他們的產品。
然而,在不同國家,銷售策略和語言都不同。從這一點可以看出,產品主導的全球化的成本比銷售主導的全球化的成本來得低,所需的時間也比較短。
像 SONY 或 HONDA 這類對產品有所堅持的日本企業,過去在全球市場上有著非常優越的地位。
未來,新興企業必須不斷利用網路跨越國界,否則卓越的產品將不斷從國外進入日本市場並獨占市場,日本經濟將更加停滯不前。
3. 缺乏出海成功的案例,沒人出來當第一隻企鵝
有一句諺語叫做「棒打出頭鳥」,正好顯示出日本文化中存在著一種不歡迎大膽嘗試挑戰的風氣。
實際上,有份針對大學畢業後的職涯的調查顯示,在日本選擇創業的比例僅有國外的 1/6。在 2018年的調查結果當中,日本是 54 個國家中最低分的。
為了增加在國內外都能成功的創業家,需要更多成功的案例。例如,當 Mercari (二手交易平台)在 2018 年在國內進行大規模上市時,出現了「日本夢(Japanese Dream)」一詞。Mercari 成為第一隻企鵝,使得更多年輕創業家選擇投入創業,也讓新創的生態系統更加活絡。
成功進軍海外的日本新創相當少見,不過,最近的創業公司,如 Autify 從 Day1 開始就在美國展開業務,或是像 commmune 和 CADDi 這類在國內 PMF 的新創公司也開始挑戰美國市場。
我認為,如果日本的新創公司可以在美國獲得成功,成為「第一隻企鵝」,就會出現更多認真面向全球市場的公司。
當然,除了這三個問題點之外,還有很多課題需要解決。例如,就業流動性低、認股權(Stock Option)的認知度不足、法律障礙等原因,使得優秀人才無法流向創業公司(最近情況有稍微改善)。
新創公司的存在意義
新創公司總是能夠引領新的潮流、帶來革新。前述的 GAFAM 也曾經是像我們這樣的新創公司。
但實際上,在日本的新創公司中,還沒有一家公司能夠在全球獲得巨大成功、進入市值排行榜。
我們新創公司需要率先嘗試,不僅滿足國內市場,還需要在挑戰全球市場,取得成功,為日本的發展開創道路。
近年來我們參加一些創業活動,感覺到工程師出身的創業家越來越多,這些創業家對產品都很有堅持。
如果能夠進入全球市場,讓「日本製造」的品牌與信賴不只局限在硬體,也能擴展到軟體,日本將會誕生越來越多國際企業。我相信這樣的未來就在不遠處。
我們公司 HireRoo 雖然並非在 Day1 就瞄準全球市場,但在成立第三年之際,我們正在推進產品的國際化和組織的國際化,希望能在年底發表財務報告的同時進入國際市場。
既然站上了打席,就不能只打出二壘安打。我們的目標是轟出場外全壘打,從日本誕生出更多的國際企業。
總結
感謝您閱讀到最後。剛開始我只是享受著和同伴一起打造產品的樂趣,就這樣創了業;但在評估公司的事業與現今的創業環境後,我的價值觀產生了變化,同時,作為一名工程師出身的創業家,我也感受到了使命感。
本文介紹了我對於日本無法誕生跨國科技公司的看法,以及新創公司可以對日本經濟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也許有些人會認為我們公司還沒有成功所以沒資格評論這些,但我相信新創公司的努力必定能使日本經濟再次發展,重回 “Japan As No.1” 的地位。下次再見👋
原文連結
🔗 原文連結:日本からグローバルテックが生まれない理由
編輯後記
謝謝大家讀到這邊!也再次感謝 HireRoo 葛岡代表同意轉載文章。葛岡様、転載を許可していただき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
HireRoo 也是一間值得關注的日本新創,之後有機會再寫電子報跟各位介紹。
MisoNews 第一次嘗試跟日本的創業家借文章,滿好奇大家會怎麼看,嘗試先在臉書公開,意外的得到不少迴響跟討論,覺得滿開心的。
也看到不少留言,有些人針對「失落的 30 年」這部分有些疑問,認為 30 年前的市值本來就並非真正的企業價值;也有人提到知名度不等於市值、日本也有許多有名的公司只是市值沒上榜⋯⋯等等。
但我想原作者是想找到一個可以方便量化比較日本與其他國家企業的方式,以便帶出他後面的論述,市值就是一個容易取得且容易比較的指標。
也在這邊聊一下,我想分享這篇文章的重點並不是市值,而是因為我覺得原作者提出的這三點很值得反思。
不該只滿足於國內市場
應該做出卓越的產品才能成功進軍國際市場(而不是只靠銷售部隊)
應該要有更多新創勇於挑戰海外市場,成為第一隻企鵝
最後,做完這篇覺得,有時候翻譯全文好像比自己寫文章還難,因為要特別注意不能參雜自己的主觀意見,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有帶給你一點想法,歡迎加入訂閱支持我們可以跟更多日本新創人物接洽,並寫成文章回饋給讀者 🤓